攝影 / 南瓜先生
文章 / 南瓜先生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去日本,
大啖生魚片首選一定要跑趟築地!
來基隆,
絕對要認識號稱小築地的崁仔頂!
基隆市是一個改變很慢的城市,
可能要以每三年到五年的速度快轉,
才能勉強發現整個城市的不一樣,
可謂三十年如一日,
國小自然課介紹基隆三面環山,
高中地理課明講基隆連年下雨,
上大學通車發覺基隆工作外移;
身為一介很悶草民,
為為自己找了千萬藉口,
最後還不是選擇搬到台北工作打拼!
大學畢業之後,
基隆絕對是我出遊首選,
與其說是出遊,
倒不如說返鄉,
懷念從小到大垂涎廟口攤攤的滋味;
然而,更令人懷念的,
無非是基隆的午夜場!
午夜場,跨過午夜0時,
廟口部份攤位會悄悄洗牌,
關於宵夜吃的選擇,
也會與白天大不相同,
通常都指定全家對面的雞肉飯、赤肉湯...
(OS:一說到吃,我又離題)
午夜場,跨過午夜0時,
相距廟口走路三分鐘,
另一頭的崁仔頂可是越夜越美麗,
沿著愛一路孝一路騎樓下,
往來穿梭無非是「賣魚的」與「買魚的」人潮,
偶爾過場幾位夜貓族攝影師來捕捉可貴的精彩畫面!
「崁仔頂為什麼叫崁仔頂?」
一個困惑我26年的疑問終於在最近解開!
焦膏!一不小心透露出年齡!
崁仔頂的歷史網路上可考究至清代,
日治時期施行全台治水,
當時的崁仔頂偎在旭川河兩岸,
崁仔=凹者為崁,河與陸地的落差,
因此按照字面意思翻譯,
崁仔頂=河的上方,
完全說明早期基隆不只是靠海,
而且還有條河流穿過市區命脈。
現今的崁仔頂,
看不到下切旭川河的親水階梯,
僅存一階階爬上明德、親民、至善三棟大樓的樓梯。
當年比鄰河岸設攤的景象,
如今全都縮進騎樓變店家,
白天鐵捲門拉下,
晚上激似孔雀開屏般漁獲綻放!
「幾罷、幾罷、幾罷」(100塊)
「高雜、高雜、高雜」(90塊)
「杯砸、杯砸、杯砸」(80塊)
來崁仔頂晃過,
多少聽過店家喧嘩的喊價盛況,
人稱此職業為糶手,(糶=ㄊㄧㄠˋ)
算是即將消失的漁市文化,
糶手取決漁貨成交價格的關鍵,
要讓背後的老闆不賠錢,
又能讓消費者出錢爽快,
加一減一都會是一整籃魚貨收益關鍵。
最後, 如果體力好能熬到天亮,
不能錯過周家蔥油餅,
雖然老闆臉很臭,
但是蔥油餅很香,
絕對是基隆市區經典早餐店之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