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攝影 / 南瓜先生
文章 / 南瓜先生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瞧!
這一匙麵皮裹肉餡可多名,
北方稱「餛飩」,
四川稱「抄手」,
武漢稱「包麵」,
江蘇稱「淮餃」,
來到花蓮,
這裡人管叫它「扁食」!
戴記扁食可是當地老字號,
有多老?
上二樓瞧瞧壁上掛著誰大駕光臨?
一張先總統蔣經國到訪黑白相片,
看得出當初的年歲,
也值得裱了框、上了牆。
十個餓死鬼,十碗扁食湯,
一碗六十塊,十碗六百塊,
單價既熟悉又偏高,
幾乎並駕貴鬆鬆基隆廟口XX三明治(我都不吃)
難得一趟花蓮行,
吃飯提到錢,
傷神間接又傷消化,
不如入嘴填肚子再說(Yummy...)
五指對握究極懶人包法,
不同水餃一折三收邊,
如此速度可以應付每天慕名而來的客流量,
滾水撈起下入清湯,
撒上一捻蔥花,
上桌第一印象到此結束。
接著,不消說,
發生文明社會非理性的行為,
看到食物不是吃它,是拍它!
管它智障型手機、智慧型手機、小相機、單眼相機,
似乎沒透徹打量眼前的食物,
吃了它,
也怪可惜的!
半透明帶些折子麵衣,
沾些白醋更提味;
若嫌嘴裡稍稍不夠帶勁,
桌上備有辣油,
可點醒慢半拍的味覺。
戴記,扛著扁食金字招牌,
雖然口口滋味都流露出過往風光,
然而,單一產品把關前輩們的記憶味覺,
卻也難敵小小麵攤的餛飩湯!
只是為了裹腹,
吃它,不會飽;
只是為了名氣,
吃它,一次好!
全站熱搜